2021年6月5日 星期六

Bank4.0:金融常在,銀行不再?

 Bank4.0:金融常在,銀行不再?

- 在過去的40年期間,我們從認定實體分行是唯一可以取得銀行服務的通路,轉換到
多通路(Multi-Channel),再轉換到全通路(Omni-Channel),
最終成為數位的全通路(Digital Omni-Channel),客戶最終只會使用數位通路來取得銀行服務。
- 如果現在的銀行只是將分行及人員轉型以數位化的方式執行,你將會錯失最後機會。
銀行業需要重新設計以適應科技無所不在的世界,銀行想與客戶保持相關的唯一途徑,
就是創造符合客戶目的之體驗,顯然仍以分行為基礎逐步演化的方法是不夠的。

第一章 回到第一原理

- 賈伯斯深信科技的力量唯有人們開始使用,才得以發揮。
- 未來的銀行家將完全不同於今日的銀行家,未來的銀行家將會是科技專家,讓客戶在數位的環境中體驗銀行服務。
- 你在山腰上看到的風景,跟在山腳下是非常不一樣的。那些爬到山頂上的人,心態已經不一樣了;
未來三十年,這世界的變化會遠遠超過大家的想像力。
- 馬雲提出的經商建議:要記得:問題越大,機會越大。在危機中找到轉機。

第二章 監管者的兩難

- 想要萬事順利,卻只付出最小的失敗代價,這個機率坦白來說是零。
事實上,在銀行4.0的模式裡,最可能出的差錯就是我們用糟糕的方式監管他,
或是我們無法在未來證明這個產業的價值,好讓我們的機構保持全球競爭力。

第三章 內嵌式銀行業務系統

- 挑戰者/金融科技銀行與傳統銀行最根本的差別,在於他們的使命-挑戰者/金融科技銀行想要徹底簡化銀行業務體驗,但傳統銀行似乎更傾向要你選擇他們銀行的產品,而非競爭對手的產品。

第四章 從產品、通路到體驗

- 接下來五年左右,對金融服務收益與成長能力而言,下列幾種工作至關重要:
  1. 數據科學家
  2. 機器學習專家
  3. 體驗設計師/體驗創作人(storyteller)
  4. 行為心理學家
  5. 區塊鏈整合工程師
  6. 合規與風險管理程式工程師
  7. 社群行銷專家
  8.  身分代理機構
- 挑戰者/金融科技公司的組織架構一反傳統,注重的關鍵績效指標是活躍用戶每日投入使用程度
累積性的活動,例如顧客歷年的貸款紀錄,以及與去年同期相較的成長
他們公司整體規模成長的目的,是為了在網路擴張的同時也能加速網路觸及客戶的速度。
- 這使得我們在面對新的銀行4.0組織架構時,該想的不是種標示出各種策略性業務單位的圖表,
而是橫跨整個組織的各項核心能力,在一種矩陣式架構裡共同分擔任務、達成客戶目標等等。
平心而論,今日典型的銀行要想改組成這種架構,是極為艱鉅的挑戰。

第六章 金融科技和科技金融:是敵是友?

- 在大多數銀行家的DNA裡根本沒有創新這種東西,
在他們的職涯中,所受的訓練都是要辨識風險並規避風險,但創新卻是要冒小風險
接受快速且便宜的失敗,然後從這些錯誤中汲取教訓,以迅速找到正確答案。
- 很多時候在銀行的文化裡,新措施所帶來的改變會被視為一中威脅,
所以銀行就會出現如同免疫系統攻擊病毒般的反應加以抵抗。
- 銀行需要面對和處理其根本缺陷:欠缺執行速度和專注力。說到底,我們還是要回到一個事實,
那就是如果你想在銀行內獲得快速、便宜的創新,那麼就應該改變內部文化,才能有效地善用技術合作夥伴。

第七章 人工智慧在銀行業務的角色

- 銀行應用AI的能力面向和誘因

第九章 適應或死亡

- 多年來,數百家銀行都已設立創新部門,但當創新部門的負責人因為有更好的工作而離開,
這些部門就只能逐漸凋零,或者因為與銀行的文化不和而收掉。
這裡的問題不在於創新團隊不適合銀行文化,而是銀行的免疫系統努力抵制新事物,
但這樣做不利於改變。銀行把改變視為風險,而風險正是銀行最不想承擔的東西。
- 我們不能用我們製造問題時的思維來解決問題。

第十章 結論:銀行4.0的發展路線圖

- 長期以來,產品部門一直是人們爭奪預算並定義產品結構的地方。
抵押貸款、信用卡和活期儲蓄存款(CASA)都消失了,上述產品與其相關部門轉型成更具吸引力、
更容易操作的用戶體驗,而不是將分行的實體申請表轉換成電子表單。如果你的組織結構被爭奪預算的產引團隊主導,該如何把體驗當成第一優先?這是不可能的。
- 銀行在與科技金融和金融科技玩家爭奪營收和客戶關係時,產品本身不會創造關係或信任,
但你提供服務的能力才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