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0/23
- 花旗銀行執行長兼董事長(1967-1984)Walter Wriston:
「有關錢的資訊幾乎已經和錢的本身一樣重要了」。
- 花旗銀行執行長兼董事長(1984-1998)John Reed:
「銀行業務就是處理位元(bit)和位元組(byte) 資料罷了」。
Part 1:數位銀行
- Google Wallet、Apple Passbook、eBank、Jibun、Wells Fargo、
美國銀行、BBVA、First Direct、mBamk、Alior、
Smile、Moven、Fidor、Simple、ICIC、
Deniz、Square、M-PESA、Zopa、Prosper、
SmartyPig、Mint、Kickstarer、eToro、Stocktwits、
ZuluTrade、Tradency、Gobank、Bluebird、Friendsurance
第01章 我們為什麼需要數位銀行
第02章 設計不倚賴分行的數位銀行
第03章 數位銀行沒有通路
第04章 透過數位銀行建立關係
第05章 科技掀起數位銀行風暴
第06章 行動科技點燃數位銀行熱潮
第07章 數位銀行是社群銀行
- 社群媒體創造出新的業務模式,除了SmartyPig之外,另有許多透過社群媒體所推展的新型金融服務正在諸多領域大展身手,包括:資本市場(eToro, Stocktwits)、企業金融(Funding Circle, Kickstarter, Market Invoice, Platform Black, The Receivables Exchange)、零售金融(Zopa, Moven, Simple, Bitcoin)、支付(Currency Cloud, Square, mPowa)及保險服務(Friendsurance)。
- 社群融資和投資包括幾個區塊,但以群眾募資(Crowdfunding)和社群交易(Social trading)為兩大主要領域。
- Fidor正侵蝕著銀行核心的存款業務,Moven、Simple、Alior亦然;
Zopa正啃食著信貸市場業務,Smava、Prosper、Lending Circle亦然;
Currency Cloud正強取銀行的跨境業務,Bitcoin、Azimo、Klickex亦然;
Kickstarter正攻佔商業金融領域,Receivables Exchange、Funding Circle亦然;
eToro則野心勃勃地搶佔創投業務,Zulutrade、Stocktwits亦然。
第08章 數位銀行打資料大戰
第09章 捍衛數位銀行安全
- 西班牙的ntesa銀行就開始透過手機app進行客戶的虹膜辨識;
WorldPay創辦人Nick Ogden打造Voice Commerce來提供行動語音辨識功能;
蘋果的iPhone 5S和5C亦已新增行動指紋辨識功能。除了這些新技術以外,
另有Biomix開發的、能利用穿戴者心跳進行身分認證的Nymi運動手環。
第10章 成為數位銀行
第11章 數位銀行仍是銀行
- 當銀行發現他們無法提供客戶在發生信貸危機前的服務(如信用貸款)時,其他的服務便趁勢而生。最明顯的例子便是群眾募資平台崛起,例如kickstarter,以及社群借貸服務,例如Zopa、Smava與Prosper。
第12章 數位銀行新經濟學
- 銀行即服務:
1. 社群現金和支付:iZettle、PayaTrader、mPowa、SumUp、PayLeven、Intuit Go Payment、Square
2. 社群借貸和存款:Zopa、Ratestter、Smava、Prosper、Lending Club、Cashare
3. 社群保險:Friendsurance
4. 社群保險與交易:Stocktwits、eToro、Myfxbook、Fxstat、MetaTrader、Trade Signals、Collective2、Tradeo、Zulutrade、Nutmeg
5. 社群貿易融資:Market Invoice、Platform Black、the Receivables Exchange、Urica
6. 發薪日貸款:Wonga、Cash America、Advance America
7. 目標設定和遊戲化:SmartyPig、Moven、Simple
8. 群眾募資:Funding Circle、Kickstarter、Indiegogo、Crowdrise、razoo
第13章 數位銀行迎風啟航
Part 2:訪談
薩瓦德爾銀行 (BANCO SABADELL)、巴克萊銀行 (BARCLAYS BANK)、
比特幣(BITCOIN)、FIDOR BANK、FIRST DIRECT、mBANK、
MOVEN、M-PESA、SWIFT、貨幣雲 (THE CURRENCY CLOUD)
SIMPLE
- 過去30年來,大型銀行主要是透過併購來成長,社區銀行的業務模式則是靠利差生存。不過,美國大型銀行目前絕大部分的獲利來源主要是手續費,包括透過手續費和遲繳手續費等等。只要顧客犯了錯,就得支付上述的手續費。由於銀行可從中獲利,顧客也常犯錯而得付出大筆手續費,因此銀行根本不想協助顧客解決理財問題。所以,美國銀行業的獲利誘因等於是建立在懲罰顧客的基礎上。針對以上問題,我們認為若是可以提供更好的用戶介面和業務模式的話,那麼情況或許就會改變。這就是Simple成立的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