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oungme Moon
- 2011/04/25
第一部分 近身肉搏的商業世界
* 彼此仿效,是群體的本能
- 追求面面俱到的結果,就是和群體一起回歸平均值。
* 改良再改良,成熟市場的極限
- 產品加強:1.附加式加強 2.乘數式加強。
- 社會心理學家布利克曼:享受疲乏 。
* 品牌模糊化的危機
* 跳脫群體的時機來臨
第二部份 不參與競爭的玩家
* 逆向操作的品牌
例如:Google,IKEA,進出漢堡,捷藍航空,Wii
當你決定將某些優惠從自己的價值主張去除時,就等於是讓自己的產品或服務的訴求變得更明確。
* 跨界演出的品牌
例如:SONY的愛寶(電子寵物狗),金百利的學習褲,太陽馬戲團,辛普森家庭,Swatch,跨界之美好,在於他帶領我們去到另一個熟悉之處認知轉換。
* 敵意挑釁的品牌
- 行銷的三張王牌:商品本身、通路、品牌傳達。
例如 : MINI Cooper,紅牛,Birkenstocks,BAPE,Holloster
*究竟什麼才是"差異化"?
- 逆向操作品牌不理會該類別中日漸增長的趨勢。跨界演出的品牌不理會類別的界線,而且質疑產品的定義。敵意挑釁的品牌拒絕遵從集客的傳統原則。例如:APPLE(iPhone),哈雷機車,多芬。
第三部分 行銷不應脫離人性
* 為什麼行銷變得如此短視?
- 理念品牌的三項特質 : 1.提供少見的東西2.對特定重要概念的投入3.非常人性化
其他 : 賽跑的前提是都往一個方向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