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1日 星期一

金融科技數位轉型趨勢與成功方程式

 金融科技數位轉型趨勢與成功方程式
- 金融數位轉型已成為企業成功必要條件,數位轉型不僅是單純的科技化,更是商業模式與經營策略的創新,這是一條漫長的路,充滿挑戰,包括組織、技術、人才的重整,必須設定目標分階段漸進,而數位轉型的廣度、深度與速度將決定誰是最後贏家。

Part 1 觀念篇
- 資策會MIC將「數位轉型」定義為「以數位科技大幅改變企業價值的創造與傳遞方式」,
轉型的結果將展現於客戶體驗、營運流程、新產品/服務/市場、新商業模式、數位創新能力、數位資產的累積、數位的組織文化等改變。
- 資策會MIC根據企業轉型的內涵與方向,認為企業可以三個構面來衡量:
  • 組織營運卓越(OE,organizational Operation Excellence)
  • 完善客戶體驗(CX,improve Customer eXperience)
  • 商業模式再造(BM,Business Model reengineering)
Part 2 案例篇
03 國際經典案例解析
【隱而不顯的數位轉型:星展銀行透過「嵌入式」場景金融進行數位轉型】
 -若將日常生活中與之互動較為頻繁的食衣住行視為一生活圈、相對互動較低頻的金融服務定義為另一生態圈;展望未來的金融產業,誰能在前述的六大生活場景中提供消費者必要的、有感的、易用的金流服務,將是未來產業中的最大贏家。   

04 台灣金融業轉型案例解析
【不露鋒芒的數位轉型:全球人壽如何透過數據驅動持續優化客戶體驗】
-全球人壽將以「金融」與服務為本質,立基於「科技」造就「創新」應用以提升客戶體驗
👾數位轉型主軸:數位轉型並非一站式的到達某個階段,而是一段持續改進與優化的旅程。
  • 核心系統優化:全球人壽現正以「小核心多周邊」的形式雙軌進行核心系統與數據中台優化,提升整體數位化進程的同時保有彈性調整的空間。在核心系統優化進行之際,並著手建設其數位通路以利數據累積,爭取未來在核心系統完善的同時,迅速槓桿數據資產的價值
👾可借鏡之處:
-除了外部環境瞬息萬變,公司內部舉凡事業單位的落實意願、規劃單位是否具有相應的能力,
乃至每一個專案所帶來的效益是否可以在可見的時間維度內回應投資人與決策者的期待等,
除了為全球人壽現階段所面臨的一大挑戰,也將在未來的轉型之路上持續帶來考驗。
  • 推動數位轉型仍須回歸以「人」為本:對現正導入數位轉型的組織而言,領導者滿腹理想與策略,執行端卻缺乏相應的企劃能力、開發能力甚至落實意願將是一大痛點。

【數據治本的數位轉型:永豐證券如何透過長期佈局提升數據治理】
👾數位轉型主軸:
  • 內部作業優化:目前在永豐證的營運上,委託單的數量大約為成交單的10倍左右。委託單雖未提供券商實質效益,卻能說明客戶意向與對價格的預期。因此,目前內部正在斯可是否可以針對委託單的資訊進行分析以得出具有價值之資訊。

【穩健經營的數位轉型:玉山攜手網路資訊公司打造創新服務供應聯隊】
-展望長期,玉山銀規劃以客戶需求為核心,著力於場景金融應用、智慧金融與普惠金融等三大構面,持續提供客戶創新且有感的金融服務

05 台灣FINTECH案例解析
-消費金融數據不僅可作為非金融服務提供者分析客戶行為、預測客戶需求的用途,甚至可作為金融服務提供者評估客戶信用評等的數據來源。
-藉由收集與分析用戶的消費金融數據,了解消費者的信用輪廓,依照個人信用評等,提供客製化貸款服務,延伸消費金融數據的使用價值,由客戶需求分析到個人貸款服務,滿足信用小白的貸款需求。

06 轉型推手案例解析
-解決方案供應商不應僅是提供技術服務,而是應以如何為客戶創造價值為出發點,利基於客戶價值的永續經營及提供彈性解決方案的選擇。
(2)以數據分析驅動產業轉型:SAS
-數據分析是挖掘數據「價值」的重要過程,諸如:資料探勘、統計分析等都是為探索數據中所隱含的意義,尤其在商業應用場景(例如:銀行、保險、製造、零售等),數據分析已經具有相當的歷史與成果;然而,由商業應用跨界至以人為本的應用場景,雖然或都採用相同的分析技術,但卻存在截然不同的分析目的,且其所代表的是思惟轉變下的新藍海。

趨勢與展望
趨勢一、次世代族群競逐白熱化
趨勢二、嵌入式金融成顯學
-放諸金融服務的發展路徑,從產品導向,走到通路導向,在進入消費者導向。
  • 產品導向:是顧客具備少量的選擇權和控制權,被動接受銀行高度同質化的展品服務;而銀行重心在拓展傳統實體服務據點,追求規模效應,盡可能接觸更多的客戶。
  • 通路導向:肇因於網際網路、行動網路的進步與成熟,銀行朝多樣化的接觸管道發展,產品服務的樣態亦更加豐富。
  • 消費者導向:是讓客戶具備最大化的選擇權和控制權,與當前開放銀行所掀起的風潮不謀而合。
趨勢三、強化以數據為核心的運作思維
趨勢四、有序累積Z世代洞察的情報
趨勢五、資訊架構從大而穩走向小而精
-隨著網路與行動應用環境的成熟,面對市場快速反應的需求日增的情況下,當前金融業的資訊架構思維正走向小核心強中台微服務的樣貌發展。
  • 小核心:顧名思義是揚棄大型資訊系統架構,回歸單純,將其他擴展應用透過中台架構與微服務模式提供。
  • 中台:是近年流行的說法,簡言之就是在前端應用服務跟後台核心系統間的一個中間層,將一些企業內部的資料數據、個別服務系統串接起來,供前端服務界接,降低持續干擾核心系統頻率,加速整體服務效能。
  • 微服務:透過細化各應用服務範疇,建立可疊式的服務模組,讓前端金融服務可以如堆砌積木一般快速推出與迭代發展,達到快速反應之效。
趨勢六、法遵科技應用從被動轉為主動
趨勢七、朝兼顧優化型與創造型的雙核心成長模式發展
-從永續發展的角度,可以將企業未來的成長分為兩類型:優化型成長創造型成長
  • 優化形成長:重點在於當下營運效率的優化,著重在活用數位工具、提升既有客戶群的使用經應、擴大現有市場的市占率。
  • 創造型成長:聚焦於未來的第二曲線、專注於新客群的經營、服務場景與模式的創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