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27日 星期六

窮理查年鑑

窮理查年鑑
Benjamin Franklin

- 一個今天,值得兩個明天。
One To-day is worth To-morrows.
- 別拿美德換富裕,別拿自由換權力。
Sell not virtue to purchase wealth,nor Liberty to purchase power.
-小房子住得好,小田地耕耘好,家裡的老婆心地好,才是真正的富豪。
A little House well fill'd,a little Field well till'd,and a little Wife well will'd,are great Riches.
- 聖誕大餐的飯禱要注意,別使餐桌成陷阱,要將上帝的恩澤分享給貧苦人民。
In Christmas Feasting pray take care:Let not your table be a Snare;but with the Poor God's Bounty Share.
- 古代哲學家說過,幸福依靠內在的氣質高低,勝過依靠外在的物質好壞;不能在任何狀況感到幸福的人,在任何狀況都沒法獲得幸福。要得到幸福,他們說,必定要能夠知足。
Some ancient Philosophers have said,that Happiness depends more on the inward Disposition of Mind than on outward Circumstances;
and that he who cannot be happy in any State,can be so in no State.To be happy,they tell us we must be content.
- 想要一生平安順遂,別把一切所知都拿來說嘴,也別把一切所見都當成絕對。
He that would live in peace & at ease.Must not speak all he knows,nor judge all he sees.
- 若將秘密對人講,你的自由就賣光。
To whom they secret thou dost tell,To him thy freedom thou dost sell.
- 急事緩辦
Make haste slowly.
- 傻子笨得藏不住自己的智慧有多少
He's a Fool that cannot conceal his Wisdom.
- 視個人體質攝取適當的飲食,參考指標是你的心靈做了多少事。書讀得多,消化就差得多,所以不該吃得像勞動多的人吃得那麼多。
Eat and drink such an exact Quantity as the Constitution of thy Body allows of,in reference to the Services of the Mind.
They that study much,ought not to eat so much as those that work hard,their Digestion being not so good.
- 想活久一點,吃得少一點
To lengthen thy Lift,lessen thy Meals.
- 要為了滿足必須來進食,不是為了口腹之慾而吃,因為慾望對於什麼較必須,根本一無所知。
Eat for Necessity,not Pleasure,for Lust knows not where Necessity ends.



窮查理的普通常識

窮查理的普通常識
Charles T. Munger

- 我只想知道將來我會死在什麼地方,這樣我就不去那兒了。-農夫諺語

1 蒙格傳略    
- 找出你最擅長的事情,然後持之以恆、樂此不疲地去把它做好。

2 蒙格主義
- 在手裡拿著鐵鎚的人眼中,世界就像一根釘子。
- 你的對錯,並不取決於別人的同意或反對-唯一重要的是你的分析和判斷是否正確。
- 隨波逐流只會讓你往平均值靠近。
- 在別人貪婪時恐懼;在別人恐懼時貪婪。
- 認清並適應你所處世界的本質,別指望世界來適應你。

3 蒙格十一講
第一講 如何讓自己生活悲慘
- 我失敗的次數更多,痛苦更多,痛苦的方式也更多。我顯然有資格進一步發揮這個主題。
- 如果我比別人看得稍遠一點,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第二講 普世智慧的投資應用
- 五W原則,你必須說明何人、因何故、在何時、何地、做了何事。
如果能夠將一堆模型的知識組合起來,回答一個又一個為什麼,就能夠更周延的思考;
同理,如果告訴人們事情的時候,都能告訴原因,對方就更能深刻理解你說的話,
也會更重視、更聽從你的話。就算他們不能理解真正的理由,也比較會願意合作。
- 人們計算得太多,思考得太少。
- 你不必非常出色,只要在很長、很長的時間內,保持比其他人聰明一點點就夠了。
- 榜樣在教學中並非主要的東西-榜樣是唯一的東西。
- 班傑明‧富蘭克林是對的,他並沒有說誠實是最好的道德品質,他說誠實是最好的策略。

*相互關聯的理論框架
1.數學-定量分析法、決策樹理論
2.會計學
3.硬科學/工程學-自然科學和工程學的思維模型、品質管理
4.統計學-臨界點(breakpoints)、臨界質量(critical mass)、生物學/生理學
5.心理學-認知功能、誤判心理學
- 使用工具的人應該瞭解工具的侷限,同理,一個使用認知工具的人也應該瞭解其侷限。
6.雙軌分析
7.微觀經濟學
- 規模優勢(advantage of scale)
- 社會認同(social proof)
- 競爭性毀滅(competitive destruction)
- 能力圈 - 你必須弄清楚自己有什麼本領。
如果要玩那些別人玩得很好、自己卻一竅不通的遊戲,那麼,你注定要一敗塗地。
要認清自己的優勢,只在能力圈裡競爭。
第三講 論基本的、普世的智慧
- 引進新觀念並不難,難的是清除舊觀念。
- 我從來不讓上學影響我的學習。-馬克‧吐溫
- 我買股票是為了晚年,這種方法很靈驗-不到六個月,我覺得自己像個老頭了!
- 我做過最好投資決定就是,這些年來把雙手放進口袋,守著波克夏的股票,讓兩個傢伙去施展。
我只是意識到他們比我更好。
- 從他的利益出發去說服他,很可能比其他方面去說服他更有效。
-範例1.有時候你會遇到一些不能做的事。例如,你有個客戶非常想要逃稅,要是不逃稅,他就會覺得渾身不舒服。你們對他這麼說可能是沒用的:「你這麼做不對。我的道德比你高尚多啦。」那會得罪他的。他不會被你說服,而會做出這樣的反應:「你是誰呀,憑什麼為整個世界設立道德標準?」
但你可以對他說:「你做這件事情,不可能不讓手下知情。所以呢,這麼做很容易被敲詐勒索。這是拿聲譽冒險,拿家人和金錢冒險。」
-範例2.所羅門的執行長知道所羅門公司發生違法交易,他並未參與不法交易,而法律顧問要求執行長快告訴聯邦政府:「雖然法律可能沒要求你這麼做,但這麼做才是正確的,你真的應該去做。」但這麼做是沒有用的。應該改口說:「再這樣下去,你的生活就毀了,你會身敗名裂的。」
- 在多數情況,要說服一個人,從這個人的利益出發是最有效的。
- 人類的大腦,需要理由才更能理解事情。你們應該把現實置於合理的理論架構中,唯有如此,才能成為有效思考者。
- 至於老師教學生原理,卻不給理由,或許很少解釋理由,那是錯誤的做法。
- 心理學只有和其他學科的原理結合起來才最有用,但如果你們的教授不瞭解其他學科的原理,
就無法完成這種必要的整合。
第四講 關於實用思維的實務思考?
- 操作性條件反射(operant conditioning)或稱操作制約
- 巴夫洛夫與古典條件反射
- 自我批判、好奇心、專注和毅力-愛因斯坦的成就取決於四個因素。
第五講 專業人士需要更多跨領域技能
- 養成核對檢查清單的習慣。
- 善用商業刊物,比如華爾街日報、富比世、財星
- 代理成本(agency cost)
- 邊際效益(marginal-utility advantage)
第九講 學院派經濟學的九大缺陷
- 全歸因(full attribution)治學方法:依照這種治學方法,凡是比你的主修更基礎的學科,裡面所有的重要概念,都必須要懂。只有掌握最基礎的知識和原理,才能夠用最根本的方式來解釋問題。
- 一個成功的生意人必須做對很多事,並用良好的制度來確保不會犯錯。
- 比較優勢
第十講 蒙格的普通常識
- 獲得智慧是一種道德責任,不僅是為了讓生活更美好,而且有一個相關的道理非常重要,
那就是必須堅持終身學習。
- 要得到你想要的東西,最可靠的辦法,是讓自己配得上擁有它。
- 人類社會只有發明了發明的方法之後才能進步,同理,只有學習了學習的方法才能進步
- 如果把問題反過來思考,通常能夠想得更清楚。
例如,如果你想要幫助印度,應該考慮的問題不是:「我要怎樣才能幫助印度?」
相反地,應該問,「我要怎樣才能傷害印度?」應該找出會對印度造成最大傷害的事情,
然後避免去做。
- 生活就像比賽,也充滿競爭,我們要讓最有能力、和最願意成為學習機器的人,發會最大功效。
如果想要獲得很高的成就,就必須成為那樣的人。
- 更好的制度是一張無縫的、非官僚的信任之網。

第十一講 人類誤判心理學
1.獎勵何懲罰超級反映傾向(Reward and Punishment Superresponse Tendency)
-如果你想說服別人,要訴諸利益,而非訴諸理性。
2.喜歡/熱愛傾向(Liking/Loving Tendency)
3.討厭/憎恨傾向(Disliking/Hating Tendency)
4.避免懷疑傾向(Doubt-Avoidance Tendency)
5.避免不一致傾向(Inconsistency-Avoidance Tendency)
6.好奇傾向(Curiosity Tendency)
7.康德是公平傾向(Kantain Fairness Tendency)
8.羨慕/忌妒傾向(Envy/Jealousy Tendency)
9.回饋傾向(Reciprocation Tendency)
10.簡單聯想誤導傾向(Influence-from-Mere-Association Tendency)
- 結婚前要睜大眼睛,結婚後要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 有壞消息要立刻彙報;只有好消息是可以等待的。
- 趨勢未必能正確預測終點。必須知道未必能依據群體的平均屬性,來準推斷個體特性,否則將犯下許多錯誤,就像一條平均水深十八吋的河流也會淹死人一樣。
11.簡單的、避免痛苦的心理否認(Simple,Pain-Avoiding,Psychological Denial)
- 未必要有希望才能夠堅持。
12.自視過高傾向(Excessive Self-Regard Tendency)
13.過度樂觀傾向(Overoptimism Tendency)
- 一個人想要什麼,就會相信什麼。
14.被剝奪超級反映傾向(Deprival-Superreaction Tendency)
15.社會認同傾向(Social-Proof Tendency)
16.對照誤導傾向(Contrast-Misreaction Tendency)
- 小小漏洞,能沉大船。
17.壓力影響傾向(Stress-Influence Tendency)
18.易取得性誤導傾向(Availability-Misweighing Tendency)
19.不用就忘傾向(Use-It-or_Lost-It Tendency)
20.毒品誤導傾向(Drug-Misinfluence Tendency)
21.衰老誤導傾向(Senescence-Misinfluence Tendency)
22.權威誤導傾向(Authority-Misinfluence Tendency)
23.廢話傾向(Twaddle Tendency)
24.師出有名傾向(Reason-Respecting Tendency)
- 你必須講清楚何人將在何時何地因何故做何事。
- 只有一絲不苟把某個想法的原因都攤開來,這個想法才最容易被接受。
25.魯拉帕路薩傾向(Lollapalooza Tendency)-樹種心理傾向共同作用造成極端後果

附錄
- 巴菲特說,因為蒙格,讓我從猩猩進化到人類,如果我不認識他,我會比現在窮得多。
- 凡是一定要反過來想!反過來想!
- 永遠知道應該站後一步,讓老闆站在聚光燈下。
推薦書目
- 談判力 (Getting to Yes) - Roger Fisher
- 經濟學原理 (Principles of Economics) -N.Gregory Mankiw
- 總體經濟學 (Macroeconomics) -N.Gregory Mankiw
- 亞當‧史密斯、大衛‧李嘉圖、凱因斯、傅利曼
- 政治經濟學與賦稅原理 (The Principles of Political Economy and Taxation) - 大衛‧李嘉圖
- 經濟成長的道德後果 (The Moral Consequences of Economic Growth) - Benjamin M.Friedman
- 沉思錄 -Marcus Aurelius
- 論老年 - Marcus Tullus Cicero
- 安德魯‧卡內基
- 班傑明‧富蘭克林自傳
- 巨人:洛克斐勒傳
- 巴菲特核心投資法
- 十倍速時代 (Only the Paranoid Survive) -Andy Grove





2017年5月11日 星期四

覺醒的年代:解讀弔詭新未來

覺醒的年代:解讀弔詭新未來
Charles Handy

- 我們誤信「效率」與「經濟成長」乃是進步的要素,拼命加以追求。在追求效率與成長的過程,
我們往往忘記,其實「個人」本身才應該是衡量萬事的尺度,我們根本不應該拿其他尺度衡量人。我們容易追求效率而迷失自己,誤把效率本身看做目標;其實它不過是達成其他目標的手段罷了。
- 我們並非天生要當有名無實的「中空雨衣」-薪資名單上的代碼、某一特定角色、經濟學或社會學研究中的「原始資料」,或者某份政府報告裡的「統計數字」。假如經濟成長必須先付出這些代價,便毫無意義。人生的意義,絕不是充當某部大機器的齒輪,終日疾轉,不知目標何在。

第一部 身陷叢林
第2章 當代九大弔詭
- 人們越來越仰賴消費以獲取生活滿足,甚至指望透過消費找尋人生的意義。

第二部    找尋平衡
第3章 西格瑪曲線──持續成長的祕方
- 維持現狀所需要的勇氣更大。我們有責任照顧家族的未來;過去那一套雖曾帶給我們風光,但未來不可能繼續靠它發達。
第4章 甜甜圈原理──核心與邊陲之間
- 企業的首要目標並非讓個人獲得發展;教會、教育單位或藝術機構,才會把個人發展放第一位。
企業除非基於提升整體創造利潤能力的考量,否則部會照顧個別員工的自我發展。
- 在資本主義社會的一切組織中,個人都只是工具,不是目的。
- 根據甜甜圈原理,假如我們無法從目前的工作中獲得個人成長,就該更換工作,或設法用工作以外的事物,填滿我們個人甜甜圈的空間,不應指望由單一工作滿足全部需求。
- 組合式(portfolio)生活-意即是生活為多種不同群體與活動,及多種不同工作之組合。
-在組合生活中,有一部分屬於「核心」,是維持生計的主要憑藉。但其他工作可對核心產生均衡作用;這包括存粹出於興趣,或基於某種理想而從事之工作,也包括為了擴大個人生活領域,乃至純屬好玩有趣之工作。
- 隨著年歲增長,核心開始縮小,我所面臨的有趣難題,是如何將核心以外的空間作最妥善的填補,力求不負此生。
- 我們的甜甜圈必須滿至完整。諷刺的是,假如我們把核心看作生活中必要的一部分-大多數人年輕時皆奮力累積這部分的經歷-可能會發現真實的「自我」不存在於核心,而存在於整體
要不要在死前填滿核心以外的空間,完全取決於我們自己。
- 人們自以為需要的事物,總比他們實際需要的多。
第5章 中國式契約──雙贏的策略
- 妥協仍是進步的先決要素。唯有雙方各讓一步,才能創造雙贏。
- 唯有為了追求另一個更偉大的目標或更偉大的原則,我們才可以犧牲某些原則。
- 除非先擁有共同目標,否則不可能甘願妥協;而此一共同目標必須大過個人目標,且雙方要能彼此信賴。當年輕人不再流行妥協,生孩子也就跟著不流行了。
- 三合一思維(Trinitarian thinking)-亦即以「第三方面」調和對立雙方的一個絕佳典例。
- 日本人以決策緩慢著稱,但決策依但做成,皆是既堅定且可靠的。究其原因,乃在他們花費很長的時間建立共識。

第三部  穿越弔詭
再興聯邦
- 「中空雨衣」的象徵概念,促使我們正視一件事:如何在較大的環境架構下,為個人的願望與決定找到立足空間
第7章 權力補貼──逆向授權的藝術
- 如果一項工作較小、較低層單位反能有效執行,然而卻為較大且較高層次機構霸佔,那麼這種霸佔行為便是不義之舉,且擾亂了自然秩序。
- 工作團隊的組成是以流程而非以功能為中心,且選定若干主要的工作目標,將不具附加價值的活動減至最少,以便組織扁平化,組織的建構是以團隊而非以個人為基本單位。

組織轉型
第8章 跨入後資本主義紀元
- 把利潤當作追求其他目的的一種「手段」,而不視利潤本身為一種「目的」。
為了活下去,我們必須進食,但若我們以飲食為人生目的,我們會變得意識扭曲。
在倫理學中,誤把手段當作目的,無異背叛自己;案聖奧古斯汀的說法,這是最嚴重的一種原罪。
- 我在這個遠方國家協助生產人們所迫切需要的東西;確保品質良好、價格合理、交貨準時,
而且還要維護當地的自然景觀與生活秩序。這是某種形式的「社會契約」,但是,為了使
這份工作能夠持續推動,它當然需要利潤。
- 日本員工加入公司的動機,非常類似志願入伍的軍人;他們不是為了追求個人財富與榮耀,
而希望參與締造某一豐功偉業。

新生活觀
第11章 人生四季之美
- 「工作」是指「有用的活動」,它以四種面貌出現:
一、「有酬工作」,不管是按時或按成果計酬皆屬此類。
二、「志願服務工作」,不知取酬勞,包括社區、慈善團體、運動社團或政黨所做的志願服務皆是。
三、「家庭工作」,包括維修房舍與照顧家中老小。
四、「學習工作」,在知識掛帥的時代,獲取並開發智慧,不但是必要的投資,也是艱鉅的工作。
我們不該將其貶低為「休閒活動」,或認為學習是某整只有在人生最初階段才有必要作的沉悶乏味之事,過了最初階段後便沒有必要再做。
- 人生四季
1.第一階段是生活與工作的準備期;這個階段所經歷的是包括接受義務教育與高等教育。
2.第二階段是「主要奮鬥期」;部論所奮鬥的是從事有薪工作,或親職,或其他家務工作。
3.第三階段是人生後半期的開始;展開與先前迥然不同的全新生活。
4.第四階段是依賴階段。

描繪未來
第12章 學習型社會
- 三類勞動人口:
1.例行工作操作者-櫃台出納與資料輸入。
2.個人服務提供者-餐廳、醫院、保全業的從業人員。
3.符號分析者-專門處理數字、概念、問題與文字的人,包括記者、財務分析師、諮詢人員、建築師、醫生、律師、經理人。
-多元智慧
1.事實的智慧(Factual Intelligence)
2.解析的智慧(Analytical Intelligence)
3.語言的智慧(Linguistic Intelligence)
4.空間的智慧(Spatial Intelligence)
5.音樂的智慧(Musical Intelligence)
6.實用的智慧(Practical Intelligence)
7.身體的智慧(Physical Intelligence)
8.直覺的智慧(Intuitive Intelligence)
9.人際的智慧(Interpersonal Intelligence)
第13章 建立公平的計分板
- 我們計算事物的方式,決定了我們看事物的方式。
- 可以計算的東西才看的到;可以計算的東西才會算數。
- 創新比例,IBM根據七個參數評量其各項新產品;包括四項財務數字(營收成長、利潤、資產報酬、現金流量)和三項新的衡量標準(顧客滿意度、品質、員工士氣)。

第四部 重新定位
第四空間
第15章 社區、網路、電子俱樂部
- 隨者年事漸長,我們變得更接近,而且經常覺得有必要回饋社會;但主要是奉獻時間與專業能力,而非金錢。
第16章 預約二十一世紀
- 假如我們既不是機器,也不是進化鏈上的偶然,我們便需要具備方向感。
- 我的人生目標應該是:由於我如此這般過人生,所以其他人在我死後得以活得更好;如此,我的生命便可在他人身上獲得延續。
- 凡是為了致富而投資的人,都將招致失敗。凡是為了幫助他人而投資者,很有可能成功。
- 利潤只是部分目標;假如沒有若干長期利潤,公司無法繼續經營。但利潤不是真正的重點。
- 有些企業把關懷顧客也當作「願景」,但我們必須要弄清楚,這份關懷究竟是手段,還是目的?
它是否是提高企業經營效能的一個方法?
- 我們不能坐等擋在面前的大山移動,而必須主動翻越它。